这项工程的是由一位三友寺的僧人主持,看到佛像倒地,他立即跪下向着佛祖忏悔,请求着佛祖原谅,僧人脸上的表情十分凝重。

伴随着电闪雷鸣而来的,是一场瓢泼大雨,三友寺的住持看到佛祖发怒,不敢再让工人们动佛像分毫,加上下着大雨,他们只好作罢。

等到第二天,雨过天晴,住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到佛像前忏悔,没想到一低头就看到了一些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
仔细一看,原来是这尊佛像,在雨水的冲刷下露出了真实的面目,泥胚底下居然隐藏着一尊真金的大佛。

这时候三友寺的主持神色就变得极其激动了,这尊大佛高达三米,要是全部都是由黃金打造,那可称得上是国宝级别的文物了。

将整尊佛像表面的泥胚去除之后,一尊金身的佛像显现在了众人面前。

僧人们没有想到,这尊在已经废弃的古寺帕耶该里,蒙尘了20多年的泥佛,竟然是一尊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金身佛像。

经过测量,这尊泥佛原本的重量高达六吨,刨去泥胚之后,金身佛像的重量也有5吨以上。

住持这才恍然大悟,怪不得工人们费了老半天劲儿,还吊不起来一尊泥菩萨。

而按照当今的价格,5吨重的金身佛像,即使金子不纯,按照如今的金价来换算那也是超级巨大的一个金额了,再加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,这尊佛像堪称无价之宝。

有如此高价值的金身佛像,为何前人会在其表面包裹一层厚厚的泥胚?

这尊佛像之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?

素可泰王朝的金佛

破旧古寺发现金身大佛的消息传出之后,曼谷相关的文物部门就立刻赶到了现场。

文物部门的专家经过勘察发现,这尊佛像的形制很符合素可泰的风格。

整尊佛像高达三米,左右之间的间距也有3.3米,重量约为5.5吨。而且经过测算,5.5吨重的佛像,其含金量高达百分之六十。单纯算金子的价格就超过13亿。

大佛从颈部开始,从下巴到头顶,都是由纯金打造的。那这尊价值不菲的金佛,又是怎样被建造出来的呢?

通过对金佛躯干的细致揣摩,专家们又发现躯干可以被拆分成9块儿。

而这一特点也符合素可泰王朝时期的佛像制造手法,加上其形制,专家们由此断定了这尊金佛就是素可泰王朝时期的产物。

素可泰王朝,距今已经过去了700多年,而中国在那时,还处在元朝时期。

佛教自古以来就是泰国的国教,泰国的居民,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,都是佛教信徒。

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,在13世纪时,在泰国已经到达了全面鼎盛的时期。

13世纪中期建立的素可泰王朝,自然也是把佛教作为国教。

通过与史料的仔细对比,专家们发现,这尊金佛与第三任国王兰甘杏王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兰甘杏王在任时期,他创造一些古代的泰国文字,这些文字虽然和现代使用的泰文有着很大的差异,但是给了专家们一些启示。

甘兰杏王留下了一些石碑文,上面有着这样的记载:

专家们之所以断定,这句碑文里的金佛,就指的是在古寺被发现的金佛,是因为迄今为止,泰国还没有出土任何一尊大型金身佛像。

而有着这段记载,专家们就更肯定了他们之前的猜测。

我们也可以想象,在700多年前,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开比较低,要打造一尊金身大佛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
所以这样的工程势必会有史书记载,5吨以上的黄金可以称得上倾举国之力了。

如此费时费力费钱的大型工程,在泰国佛教的历史上,再也找不出第二个。

而这种意义非凡的大佛,对于整个素可泰王朝来说,一尊便已经足够了。

兰甘杏王倾举国之力,打造的这尊金身佛像,其目的就是宣扬佛教思想,同时还借助这尊举世无双的金身佛像,维护素可泰王朝的权威和统治地位。

从碑文上我们也看出,这尊大佛原本也是被供奉在王都的宝刹之中,受着万民的跪拜。

它又是怎样从金碧辉煌的素可泰城宝刹,被挪到了曼谷荒废的古寺,蒙尘多年呢?

蒙尘的佛像

这又得从素可泰王朝的命运说起了。

素可泰王朝在13世纪时建立,但是这个王朝并不长久,仅仅持续了百年时间。

14世纪后,素可泰王朝就被大城王朝替代,大城王朝显然更加长命,有过400多年的历史。

而翻阅了19世纪初,有关泰王朝拉玛一世的记载,那时有明确的文字记载,拉玛曾下令将所有的大型佛像,都从旧都城大城,运往新都城曼谷。

专家由此也推断,在素可泰王朝消亡之后,这尊金佛同样被视为权利的象征,被运到了大城王朝的都城大城。

这尊金佛也就辗转,从素可泰城来到了大城。

但是来到大城之后,大城王朝的运势也开始由盛及衰,他们和缅甸人有了不少的摩擦。

在18世纪中叶,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,到了60年代,他们开始了一场战争。这场战争的结局是缅甸入侵了暹罗,大城王朝随后消亡。

大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,看着自己已经无力挽回局面,又想到了都城内还有一尊金佛。

为了不让金佛落入贼人手里,王室成员随即下令,将这尊金佛的表面用一层厚厚的泥胚覆盖,以此来掩人耳目。

同时,王室成员还下令将金佛移出古刹,转移到附近的寺庙安置。

这些手段也让缅甸的入侵者没有意识到金佛的真实身份,其他的金银珠宝都被抢夺一空,金佛则逃过了一劫。
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城王朝的王室成员相继赴死,一些知情的工匠,也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,金身佛像的秘密也就无人知晓。

缅甸人在入侵之后,对佛教的建筑大肆进行了破坏,许多古刹都被烧毁一空。

后来泰王朝建立之后,拉玛下令将佛像都运往曼谷供奉,这尊泥佛自然没有得到重视。

泥佛也就被供奉在了帕耶该寺,一直被人冷落了将近200年的时光。

披着泥壳外表的金佛,由于帕耶该寺庙年久失修,人们也尝试着将他换个地方供奉。

但是当时并没有怀疑,一尊泥佛为何会有如此沉重的分量,大家都一致认为或许是这尊佛像太大的原因。

因为太过于沉重,信徒们也不方便再次挪动,加上还有许多造型精美、鎏金溢彩的佛像需要供奉,所以这尊泥佛再次被搁置在了帕耶该寺。

而一个世纪过后,已经进入了近代,西方的殖民者来到了泰国,看中了泰国丰富的森林资源。

1935年,英国人打算在废弃的帕耶该寺修建一个木材厂,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觉得,泰国的木材厂一定获利颇丰。

原本就人迹罕至,破败的帕耶该寺庙,又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,早就成为了残垣断壁。

听说东印度公司要在这里施工,附近寺庙的僧人也表示愿意供奉这尊泥佛。

但是,这尊泥佛似乎就和地面紧紧粘在了一起,本来就是泥土外壳,僧人们用肉眼都无法分辨佛像是不是长到了土里。

尽管僧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搬运,但这尊佛像依旧不为所动,就像扎了根一样。

佛教信徒们无法挪动这尊泥佛,就在泥佛的位置搭建了一处遮风挡雨的小棚子。

东印度公司原本的木材厂计划也因为这尊快6吨重的泥佛不断搁置,最后未能开工。

这尊泥佛又在铁皮棚子里,待了20年的光阴。

佛像现状

直到1955年,在帕耶该古寺的附近,曼谷中国城的耀华力路的三友寺香火很是鼎盛。

三友寺看着香客越来越多,打算再次扩建和修缮之前的寺庙院落。

住持这时候想起了不远处的帕耶该寺里,还有一尊大型泥佛,并没有嫌弃佛像并非名贵的材料铸造,打算将泥佛接过来供奉。

之前就听说这尊泥佛很是沉重,所以住持还特意用了几辆吊车同时进行迁移工作。

可没想到的是,才刚刚将佛像吊起来一小会儿,吊车的绳子就产生了断裂。

那天,工人们为做好准备工作,就已经忙活了大半天,开始迁移的时候已经是夜晚。

光线情况并不良好,加上佛像又过于沉重,一位司机在操作时的速度过快,未能和他人保持一致。

意外也就发生了,佛像重重地摔在了地上,表面的泥胚甚至开始出现了裂纹。

住持这个时候心慌意乱,没想到自己居然犯下了这等罪过。

加上天气情况并不良好,顿时又电闪雷鸣,住持一度认为是佛祖发怒。

住持想着第二天再来收拾残局,可没想到,正是这一摔,加上大雨的冲刷,才能金身佛像重见天日。

信徒们看见了金身佛像的真容之后,“悲悯像”盘膝而坐的佛像让信徒们都匍匐跪拜。

一时间,各大报纸都竞相报道了“帕耶该寺发现国宝金身佛像”的文章。

这尊蒙尘两百多年的佛像,最后又被供奉在何处呢?

金身佛像的报道一经发出之后,全国各地的信徒们都来到了原本毫无人烟的帕耶该寺。

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看到,甚至连一些包裹在金佛外面的泥胚,也被泰国政府和王室成员运走了。

泰国政府在得知了金佛的消息之后,即刻派出了相关的成员,对现场进行了清理。

金身佛像、脱落的泥胚,还有断裂的吊绳,只要是和金身佛像有过联系的物件,统统都被带走了。

泰国政府把这尊金佛视为国宝级别的文物,对这尊金佛进行了妥善的修复。

同时,泰国政府为了感激三友寺住持的礼佛之心,还是选择让这尊金佛在三友寺受着人们的香火。

三友寺也因为迎来了国宝,改名为了“金佛寺”。

这座寺庙如今也依然坐落在泰国曼谷的中国城耀华力路上,虽然它的规模并没有其他的寺庙庞大,但是其内部却别有洞天。

整座寺庙的装潢都是金碧辉煌的,其他的寺庙根本不能相比。

在寺庙的一楼,有着专门介绍佛像的一些资料,还有一个地方是供香客们捐香油钱的。

寺庙的二三楼,则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展览馆,一个一个玻璃柜里,陈列的东西很是陈旧,形态还很奇怪。

原来这些旧东西正是从金佛外面脱落的泥胎,这些保护了金佛不受贼人破坏的泥巴,在佛教信徒看来,也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
越往上走,当初搬动金佛使用的吊绳、吊环也被金佛寺收藏。

如果一点都不了解泰国金身大佛故事的游客走进来观游览,一定会被金佛寺的展览弄得一头雾水,不知道该干些什么。

而到了四楼,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那尊高3.3米,重5.5吨的佛像。

在灯光的交相辉映下,佛像的神情栩栩如生,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感。

如今这个泰国国宝,在金佛寺内接受着佛教信徒们的香火。

原本三友寺这座小寺庙,是容不下这尊金身大佛的,可是三友寺住持的一颗礼佛之心,让三友寺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级别的寺庙。

金佛寺也成为了泰国商人求福求财、普通百姓祈求平安长乐的圣地。

蒙尘了200多年的金身大佛,因为一位僧人的礼佛之心而重见天日,这无疑是值得僧侣们歌颂的。

泰国政府也感念这位僧人的善心,允许国宝在三友寺接受香火。

佛家也说种善因得善果,住持便印证了这一点。

最后,也希望我们在对待古文物上,怀有一颗敬畏之心,这样才能保护好古人传下来的历史文化,传承古人的优良传统。

-完-

编辑|阿琰


参考资料
标签: